作者:郝譽翔,聯合文學出版。
島嶼的美麗與哀愁,
在那年夏天,最寧靜的海。
這陣子除了發懶很少打網誌之外,
(當然有一些因素是因為從期中報告前就開始忙到期末報告,)
但我想有更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最近我看的書,
有點不是我能handle的部分了,
確切地說比較像是我的想法還不足以化為文字。
但是今天閱讀完郝譽翔的書後,
心中突然燃起了
「不行,我一定要上來跟大家分享」
的滿腔情緒。
怎麼說呢,
也許大量閱讀真的能累積出些什麼,
但我想是因為0526的講座,
也許是因為累積大量的講座,
作家們不約而同地表示:
「雖然我不知道其他作家怎麼想,」
「但對我來說,我是有些情緒要發洩,所以才寫作的。」
沒錯,在0526郝譽翔當引言人的講座時,
她也這麼提到了。
話說當初會借這本書,是因為我看到講座有郝譽翔,
心想:「沒看過人家的書還去聽講座,這樣是不是不大好。」
雖然事後我還是沒有看書就去了,
雖然挑書的時候單純是因為書名,
但是今天的閱讀經驗讓我有咻咻咻放煙火的感覺。
如同開頭提到的,
島嶼的美麗與哀愁阿。
我想小說家的確是有些什麼,
才將想法化為文字,
影射著什麼的吧。
(就像有些人是化作圖畫、音樂、甚至是任何表達情緒的形式)
(所以每個人都是藝術家呢)(黃麗娟這麼說著)
在
那年夏天,最寧靜的海
裡
關於音樂的意象我深深著迷。
超脫文字的形式:
越是使用文字,
越感覺文字的不足。
但是卻是普世裡最普遍的傳達方式了。
純粹的形式才能超脫表層的框架。
*
最後想講一下
那年夏天,最寧靜的海
的架構以及意象。
整部小說是故事中的故事,
藉由說故事的人將劇情帶入了另一個故事,
文章的架構配合著內容,
時間的重來、轉換,
最後結局揭曉的那一刻,
令人驚喜。
不過我對封面頗有微詞,
是說那年代的封面都是那樣的嗎?
這樣的書名搭上的應該要是像雨樹之國的清爽封面才搭,
但是回頭想想,
05年出版的作品到現在12年已經有七年的時間了,
不要小看七年的轉變,
十年前的作家們得刻苦的邊翻譯邊讀卡爾維諾,
十年後的我們讀著的是文句通順的屠格涅夫了。
所以我想一定是因為我被豢養的太好了,
許多先入為主的觀念還沒辦法擺脫吧...
現在的我們是何其幸運能看到像
陳雪,迷宮中的戀人,
那樣有質感的封面設計呢!
留言列表